第17章 17. 尺布斗粟(求票求投资啦)_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E小说 > 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 第17章 17. 尺布斗粟(求票求投资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17. 尺布斗粟(求票求投资啦)

  第17章17.尺布斗粟(求票求投资啦)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这话有意思!王娡想着,提笔开始抄这段话。

  住在椒房殿,每天跟着窦皇后抄背《道德经》,渐渐在无聊中找到乐趣。

  汉隶,字体多留有“纵向”的“重笔”长拖尾笔画,潇洒飘逸。提笔悬腕,屏息运笔,一气呵成。

  也许,在这椒房殿,能练成书法家呢!王娡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娡儿,又在练字呢?”窦皇后问道。

  “母后,娡儿感觉每日精进,经书背下来了,字也练好了!”王娡忙回应,“跟着母后学得心静如水,安然怡然,真是修心养性!”

  “嗯,娡儿有灵性!”窦皇后夸奖。

  “良娣娘娘每日大声背诵经文,说是给腹中胎儿听呢!”张嬷嬷在旁边也笑。

  “对,这叫胎教!”王娡笑嘻嘻说道,“孩儿要让腹中宝儿也学会经文,感受黄老之道玄妙!”

  “良娣娘娘还教我和珍儿姐姐认字背经书呢!”雪儿看窦皇后夸自己的主子,也献殷勤,“娘娘说,等世子出生了,我们也能陪世子读书!”

  “是!黄老之道,就是要推而广之!”窦皇后笑着点头。

  “母后!孩儿来拜!”太子刘启进来。

  “皇儿,娡儿可是温良贤淑的好母亲,孕育之子必是聪慧过人!”窦皇后对儿子夸奖。

  刘启看着王娡眼含柔情地笑。

  笑个鬼!你妈的好大儿!可知道为了这个好评,被你瞎眼的妈天天拿捏成什么样!王娡心里暗暗说道。

  “娡儿可是天天练字?来,孤看看你的墨书!”刘启坐定。

  雪儿忙去案几上,捧着王娡的“书法作品”过来。

  “是不错,没有一团团黑墨了!”刘启笑着展开来看,忽然皱眉。

  “这是写的什么?!”他咆哮着跳起,把书简摔到地上!

  大家都吓了一跳!

  雪儿忙捡起来,好奇地念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

  “掌嘴!”窦皇后也暴怒,啪地拍在案几上!

  张嬷嬷一挥手,两个宫女钳住雪儿,啪啪地扇她的脸!

  “皇后娘娘饶命!太子殿下饶命!”雪儿哭喊着,满嘴流血!

  王娡吓坏了!她笨拙地跪下哭,“母后饶命!殿下饶命!雪儿她做错了什么事,让贱妾来责罚吧!不要打了!不要打了!!”

  珍儿也跪在她旁边,哭着磕头不断。

  刘启两眼喷着火,盯着王娡:“你为什么要写这个?!谁让你写的?!”

  “贱妾不知……”发觉情势不对,王娡浑身发抖,“就是书案上有,贱妾随手抄写……”她真的不知道,抄这几句话有什么错!

  “想死吗?!”刘启上来一脚踢倒她!

  “娘娘!”珍儿扑过来扶住王娡,“殿下饶命!娘娘怀着世子呢!”

  “贱人王娡!”窦皇后厉声喝道,“本宫让你抄背《道德经》,你从哪里抄来的混账话?!包藏祸心!”

  王娡伏在地上,惊惧不已:“贱妾不知!真的不知!”

  “来人!把贱人王娡,给我打入永巷!”窦皇后咬着牙说道。

  有宦官上来,架起王娡!

  “慢!”珍儿喊着,抹去眼泪,“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良娣娘娘的书案,一直是婢子每日收拾打扫!娘娘抄写罪言,是婢子之罪!与娘娘无关!娘娘身怀皇家血脉,求保全娘娘!婢子愿以死谢罪!”

  珍儿对着王娡磕了个头,忽然起身,飞身一头撞到墙上!

  “珍儿!”王娡大声惊呼,被宦官丢到地上。

  伏在地上想爬起去扶珍儿,无奈身体笨重,艰难爬动几下,王娡眼睁睁看着,珍儿倒在三步开外,头脸满是鲜血,对着她咧咧嘴想笑,却眼神涣散下去……

  “不!珍儿……”王娡撕心裂肺地哭喊!

  “珍儿姐姐!珍儿姐姐!”雪儿哭着爬过来,扶住王娡,一起看着珍儿的惨状,痛哭流涕。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雪儿抹去脸上的血和泪,愤懑说道,“良娣娘娘身子笨重,从未出过这椒房殿!她心思纯良,待人和善,从无歹心!冒犯之言,娘娘确实不知!”

  “是婢子照顾娘娘不周!一切过错,都在婢子身上!与娘娘确实无关!求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责罚婢子!”

  “哼!好刚烈的婢子!”窦皇后冷笑,“跟你的主子一起去永巷织布舂粟吧!”

  王娡看向刘启,刘启又是冷漠转身!说好的护我一世周全呢?

  “珍儿!”王娡被宦官架起向外拖,看着珍儿横尸冷陈,心痛如绞!腹痛如绞!

  “啊!~~好痛!”王娡忍不住呻吟起来。

  “娘娘!娘娘要生了!”跟在后面的雪儿喊!

  “快传女医!”看到王娡裙裾染血,刘启喊道!

  “传女医!”张嬷嬷慌慌张张地喊!

  “平儿!我的宝贝女儿!”王娡躺在永巷一间屋子潮湿冰冷的地上哭泣。

  是报应吗?她抛下金俗,从来没有牵挂,那是她的原身的女儿。可平儿……是她十月怀胎,一天天孕育的小生命,血脉相连!却骨肉分离!

  “娘娘!你不要哭、不要哭了!刚生产过身子弱,不能这样啊!”雪儿哭泣着,把干草拢起,垫到王娡身下。

  “我只想见我女儿……”

  王娡想起她哀求张嬷嬷:“嬷嬷,告诉殿下!我的女儿叫平儿,我要她平平安安长大!”

  “唉!王良娣,孩子皇后让太子妃来养。你放心吧!”张嬷嬷叹气,“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抄那几句歌谣!好不容易平息遗忘的歌谣,你怎么又搞出来!”

  原来,这是皇家的隐痛!

  淮南王刘长是高祖刘邦最小的儿子,文帝仅存的小弟弟,也是当初帝位候选人之一。

  刘长骄横跋扈,目无法纪。不仅公然擅杀辟阳侯审食其,并且赶走朝廷为淮南国所安排官员,自己重新任命,还擅自封爵侯94人。

  刘长越来越放肆。文帝派人写信教训刘长。刘长却纠集部众图谋造反。

  可惜未及行动,事情败露,文帝心善,派人逮捕刘长至长安,只革除了他的王爵,发配蛮荒的蜀地。

  年轻气盛的刘长竟绝食而死。文帝于是将沿途不敦促淮南王吃饭的县官全给砍了!

  之后就莫名其妙流传了这个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意思是: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舂而共食。以天下之广,刘氏兄弟因争夺皇位利益而不能相容!

  这个歌谣的传播,是有人别有用心,针对文帝准备进行的削藩政策。众口铄金,气得自诩“明君”的文帝也要绝食而亡!只得忍气吞声,把削藩计划搁置……

  “雪儿,我抄的那个歌谣,你听说过吗?”王娡抹去泪水,轻声问道。

  “没有,”雪儿哭泣,“奴婢9岁进宫,一直不知道有这歌谣……”

  “那,是有人别有用心!把那竹简放到我的书案上。利用我们的无知单纯,激怒太子和皇后!”

  王娡恨恨地咬紧牙关。她,又一次被人算计了!

  求支持!感谢陪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ecc6.com。E小说手机版:https://m.ecc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