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破虏将军孙坚 三国孙吴 ……_历史直播通诸朝
E小说 > 历史直播通诸朝 > 37. 破虏将军孙坚 三国孙吴 ……
字体:      护眼 关灯

37. 破虏将军孙坚 三国孙吴 ……

  三国孙吴

  说实话,孙权并不后悔跟曹操联合杀了关羽。

  毕竟关羽于他们而言,的确威胁甚大。

  只有刘备有关羽在,他们便一日不能安心。

  就如天幕所说,刘备这个伯乐太会识千里马了。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

  而刘备却将两人同是收入麾下,怎么能让他们安心。

  况且吴国这边,偏生周瑜早逝,如果周瑜还在,他说不定还不会掺和进去。

  “主公,您说蜀汉会不会派人前来”陆逊听完蜀汉的结局之后,就开始思索起来。

  “来与不来,对咱们都没什么影响。”孙权就有这个自信。

  不管是曹丕还是刘备,他们两人随便哪一个要攻打吴国,他都没在怕的。

  反之是他们两人,在天幕出现后,都会想法设法的来拉拢他。

  毕竟这个中间,谁都想要

  “主公,那如果蜀汉和魏国都派人来了呢”

  孙权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其实我比较倾向于蜀汉的。”

  聪明如陆逊,在主公说完后,就立马反应过来了“主公是怕帮魏国灭了蜀汉后,咱们对付不了魏国”

  “嗯。”承认吴国不如魏国,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孙权很有自知之明,吴国是老二,就如他能打败刘备,但如果想要朝魏国发动战争,吴国虽说不会输的很惨,但想要赢同样艰难。

  “可是前面关羽的事,怕是在蜀汉帝那里没那么容易过去。”陆逊深知蜀汉帝三兄弟的感情,特别是自家主公还是属于反水背刺的一方,哪怕蜀汉帝想要两国结盟攻打魏国,那必定不会光是书面协议了。

  “伯言,你要知道,如今是别人有求于我,哪怕魏国对咱们也有威胁,但吴国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两国不可能撇开我,先打架,毕竟不管是谁赢了,在国力耗损的情况下,面对国力充足的吴国,赢的机会都不是很大。”

  “所以吧,我不急,该急的人不是我,反过来,既然来拉联盟,那规定什么,就该我来制定”孙权知道刘备可能对他心怀怨恨,但那又如何

  不遭人妒是庸才

  不管是站哪一边,他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刘备跟他非亲非故的,凭什么要让他在占据有利地位的时候让步

  “那咱们就等着人来了。”陆逊也笑了笑。

  “让下面的人时候准备好。”

  “务必要让人感觉宾至如归”孙权眼神莫测的说道。

  “是,主公,臣这就去办。”

  关羽说完了,大家可有要问的。

  接连谈了两个名将,赵清清也打算歇息一会。

  吴大帝孙权我想听听吴国的未来。

  足下认为吴国的未来比之其他两国怎么样

  魏文帝曹丕我魏国亦不差,不如下一个说。

  这个顺序都定好了,从弱到强,蜀汉之后是孙吴,最后说曹魏。

  至于吴国的未来

  吴大帝不如多问问先人或者后人

  我对政务没什么研究,术有专攻,毕竟我也没当过皇帝。

  其实依照赵清清自己的想法,孙权他们一家啊,就他适合当皇帝,毕竟孙坚和孙策都太浪了。

  但是吧,浪归浪,孙策必须得活着

  还有周瑜,旷世兄弟情什么的,务必给她长长久久

  要是没什么问的,主播又接着说张飞了。

  晋文帝司马炎朕有

  在座的诸位都是皇帝

  不知朕的祖父可在

  汉昭烈帝刘备哟姓司马的皇帝啊

  这是不是就是统一了三国的后代皇帝

  魏文帝曹丕司马懿是你什么人

  晋文帝司马炎朕统一三国,文治武功皆名列前茅,说什么三国这个过去式,不如说说朕的功绩啊。

  魏文帝曹丕说出你的祖宗是谁信不信我现在就让你没祖宗

  吴大帝孙权还问什么问,肯定跟司马懿那人脱不了干系

  我老早就觉得那人内里藏奸的。

  魏文帝曹丕闭嘴

  仲达忠心耿耿,轮不到你在这里挑拨离间

  隋文帝杨坚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不就是魏文帝曹丕臣子司马懿的孙子吗

  三国的皇帝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反而全便宜他了,虽然不是朕打下来的,但想想还是觉得好心痛。

  汉昭烈帝刘备

  果然是他

  吴大帝孙权就是他的后代夺了我的江山

  魏文帝曹丕我不信

  明成祖朱棣有什么不信的

  那隋文帝都隔你们几个朝代了,骗你们有什么好处

  再说了,曹操是乱世枭雄,这个无话可说。

  但曹丕吧,没什么好说的。

  魏文帝曹丕晋文帝司马炎是吧

  你祖宗没了

  汉昭烈帝刘备我不信你会杀了司马懿

  吴大帝孙权我也不信

  西晋

  “陛下是不是醉了”宦官看着上面没动静的人后,全都松了口气。

  陛下越发的难伺候了。

  哎

  三国曹魏

  “主公三思臣绝对没有谋反之心”司马懿自己也是有小天幕的,在看到后代那么不着调后,瞬间冷汗就浸湿了后背。

  哪怕他现在真的有这个想法,司马懿也不敢表露半分,更别说,他现在是真真切切的没有这个想法的

  这是他哪个儿子的儿子千万别让他逮住

  曹丕看着冷汗直冒的司马懿眼神冷漠,他要不要

  不行

  现在还不能杀

  曹丕压下心中的杀意,但是后槽牙也咬的紧紧的。

  魏文帝曹丕那什么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吴大帝孙权怎么打算从源头掐断

  三国孙吴

  “看来司马懿要有麻烦了。”孙权似笑非笑的说了句。

  但他同样清楚,就算没有司马炎,也会有其他人,没有谁的江山可以时代传承,强大如始皇嬴政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有谁能做到

  他也只能保证自己的朝代尽可能的传承下去,毕竟死了的人,怎么可能管得了后代子嗣的行事。

  “等着看吧,曹丕不会动司马懿的。”

  “毕竟谋臣就那么几个,没了司马懿,曹丕可挡不住诸葛亮的算计”

  “主公,那咱们要不要插上一手”陆逊说道。

  “不用。”

  “还不到时候。”

  这个问题咱们稍后将曹魏的时候再说,谈论了这么久了,咱们继续说回蜀汉。

  张飞,蜀汉时期的三国名将之一,亦是死的最憋屈的名将之一。

  张飞跟二哥关羽一样,同样是勇猛过人,不过相比之下,他的出名程度就远不如大哥刘备和二哥关羽。

  他跟二哥关羽同年加入大哥刘备的麾下,同样都备受刘备信任。

  前期的脚步基本上就是一致的,而后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追击落荒而逃,张飞选择了断后,他一人带领二十余骑兵据水断桥,生生吓退了曹操追击的大军,其勇猛可见一斑。

  建安十七年,张飞与赵云一起救下了被孙夫人差点带走的幼主刘禅。

  而后一年,张飞在攻打江州,并生擒了江州太守后,因为其拒不投降,从而大受感动,并将其释放,这是义释严颜。

  建安二十年,曹操带兵入汉中,张郃带兵开道。

  同年十月,曹操因为后方叛乱而班师回朝,但他也同时命令张郃继续进攻巴西郡。

  此次张郃的对手就是张飞,两人交手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是张飞带兵从其他道路进攻,大败张郃,让其放弃战马,爬山落荒而逃。

  建安二十三年,张飞与马超攻打武都,但最后却作战失利。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张飞官至右将军,同年十二月,其二哥关羽被吕蒙收下杀害。

  章武元年,刘备准备出兵讨伐吴国,但张飞因为敬重君子,却看不起士兵从而吃了大亏,以至于一代名将憋屈的丢了性命。

  张飞酷爱喝酒,喝醉之后并时常鞭打手下士兵,其张飞的手下张达和范强忍受不住,于是趁着张飞喝醉酒的功夫,将之杀害,并取张飞首级投奔于孙权。

  一代万人敌名将,最后却被小人杀害

  三国蜀汉

  提起三弟,刘备的情绪又变得低落起来,其实早在之前,他就已经提醒过三弟了,奈何三弟根本听不进去,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士兵也是人,虽然不起眼,但往往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人就能干出大事来。

  如今天幕预言他这次吴伐必败无疑,那么他眼底要不要继续

  不继续他心有不甘,继续的话多半会重蹈历史覆辙,所以刘备一时也举棋不定。

  “主公,天幕出现后,其他两国怕是会更加谨慎,您伐吴的脚步,需要往后推一推了。”诸葛亮明白,这个天幕是他们的机遇,同时也是东吴和曹魏的机遇,从天幕口中知道了历史,那很多事情就又变得捉摸不定起来。

  下一步的走向,也应该慎之又慎

  “我何尝不知。”

  “不过是气不过东吴反水,害了二弟啊”如果说三弟的死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作自受,那么二弟的死亡,那完全就是一场针对性的算计

  曹丕那厮不做人

  还有孙权

  此生不除他们两人,死后他实在无颜去见二弟

  “就如咱们前面所说,只要拿下魏国,吴国根本不足为惧。”诸葛亮看的分明,哪怕蜀汉如今国力最弱,但亦是最难攻克的,毕竟蜀道艰难。

  他们轻易不能攻打别人,别人也休想轻易攻打下蜀汉

  “如今蜀汉并没有攻打魏国的能力,咱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等”

  “等吴国的消息,等国家发展,等魏国的下一步,亦等三国鼎立破除的转机”正值壮年的诸葛亮,眼神清亮的看向上位的主公。

  这是自己选的明主,既三分天下过后就该一统天下了

  好啦,蜀汉说完了,咱们来说孙吴。

  孙吴的开国皇帝是孙权,但他爹孙坚的的功绩同样不可磨灭。

  孙吴,也可以叫做东吴,因为其三国鼎立建国位置在东边的缘故。

  孙吴国祚五十二年,一共经历四位帝王,是三国时期里面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

  三国时期,明明孙吴位居中间,确也坚持到了最后。

  孙吴最早的政权奠基人,是孙权的父亲。

  也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武将之一。

  孙坚,说起作战,比之关羽都不差,当然了,他们两人虽说处在同一个时代,但孙坚出名的时候,关羽还籍籍无名,而等到关羽威震天下的时候,孙坚却早就去世了,所以吧,两人之间不好相比,但不可否认,孙坚其军事能力的强大。

  孙坚据说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当然了,这个历史没有明确证实,所以其真实情况,咱们不得而知。

  历史记载孙坚出生之前,孙家祖坟冒了青烟,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都说孙坚出生不凡。

  孙家虽说世代做官,但那个都是比芝麻官还小的官,所以孙坚出身是寒族庶民。

  年少的时候是个县吏,武力不俗,性情也是带着武人特有的豁达。

  十七岁那年,孙坚跟父亲一起乘船去往钱塘,途中正好碰到海盗打劫商船,孙坚年少气盛,自然看不过,一个人提刀上前,直接把大群海盗全部干倒。

  至此孙坚名声大噪,郡府看重其孙坚能力,特此提了孙坚的官,让他代理校尉一职。

  此后的孙坚,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开始了他的平叛晋升之路。

  会稽、凉州、长沙、黄巾之乱等等,一路平叛,所到之处,皆是声望高涨,官吏百姓夹道欢迎。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在八州同时爆发,来势凶猛,很快这股劲头就烧到了中原,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皆是焚烧官府,将之官员杀害殆尽,刘氏的江山岌岌可危。

  东汉当时的统治者惶恐不安,随之调动一切军事力量反抗,对黄巾起义进行镇压。

  随后孙坚带着招募来的一千多精兵,跟在中郎将朱jun的身后,开始南征北战。

  在随后一次黄巾起义的镇压之中,他只身深入敌军中心,却不幸失利,受伤坠马,藏在草丛中才得以逃脱一命。

  当时军中失散,好在孙坚的战马跑回了军营,将士们随着跟随,才找到了孙坚。

  哪怕这次失利,丝毫没有影响到孙坚的信心,他在回营修养了十几天后,又一次奔赴了战场。

  黄巾军当时被困在宛城,孙坚独当一面领兵进攻,其亲自冒着密集的箭和石头登上了城墙。他的部下大受鼓舞,随后攻下宛城。

  此战之后,孙坚被朝廷任命为别部司马。

  中平三年,凉州发生叛乱,中郎将董卓前去平叛,但没什么效果,当时的车骑将军张温便上奏让孙坚参与。

  中平四年,长沙反叛,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前往平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功夫,就平息了长沙之乱,让整个长沙郡都震服。

  当零陵和桂阳也发生了叛乱,孙坚在平息了长沙的叛乱后,直接越过郡界,前往零陵平叛。

  就这样,孙坚一口气将三个郡部的叛乱全部平息。

  当时有人劝说孙坚不要越过郡界,但孙坚却说他没什么文德,只知道以征战为功绩,此次越界,不过是为了保全国土,如果说因此被治罪,那他也无愧于天下。

  此次过后,孙坚被东汉王朝封为乌程侯。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改立诸侯王刘协为帝,并掌控朝中大权,肆意妄为。

  其实,早在前几年,孙坚就曾劝说过上司张温诛杀董卓,但张温当时不忍心,便没有听从孙坚的建议,以至于东汉末年遭受这次浩劫。

  时下讨伐董卓的起义兵络绎不绝,孙坚自然也参与其中。

  孙坚起兵后不久,就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诛杀王睿。

  早些年。孙坚同王睿一起平定过零陵和桂阳之乱,但身为文臣的王睿看不起身为武官的孙坚,两人之间多有间隙。

  而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又不合,讨伐董卓的过程之中,王睿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便选择了假造檄文,其中列举了数条王睿的罪过,让孙坚将其处死,于是乎孙坚领命,起兵前去。

  随后就逼杀了荆州太守王睿。

  其二就是杀了南阳太守张姿。

  孙坚在逼杀王睿后,又带着军队到了南阳,让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的手下有数万人。

  张姿听信手下的建议,对于孙坚不予理睬。

  孙坚带着继续上前拜访张姿,张姿前来答谢,孙坚设鸿门宴款待,于这次杀掉南阳太守张姿。

  孙坚一路往前,带着军队来到了鲁阳,并杀

  抱歉,说顺口了,没有杀。

  并和袁术联手,袁术上奏为孙坚请封了破虏将军,并兼任豫州刺史,所以孙坚,也可以被称之为孙破虏。

  于是乎,孙坚就在鲁阳停留了下来,驻休整部队,为后面讨伐董卓做着准备。

  初平元年冬天,孙坚在鲁阳休整好后,便想出兵讨伐董卓。

  远在都城的董卓听闻孙坚要起兵来讨伐,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派东郡太守出兵攻打鲁阳。2,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ecc6.com。E小说手机版:https://m.ecc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