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收税是个问题_长安春
E小说 > 长安春 > 第二百三十章 收税是个问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章 收税是个问题

  “这第一件好事,那就是替朝廷把这租税统一运输,这人力物力,全由钱家负责,不用朝廷费一分心。当然,这收租收税之事,自然由朝廷负责,钱家不染一丝一毫,而且沿途若有短缺,钱家当自费补齐。”

  钱万有说的第一件事情,确实是柳逸感觉到这钱万有很显然确实动了一番心思,或许跟钱家的主事人讨论了许久,否则光靠钱万有一人,对于家族这么大的事情,他即便有再大的权力也决定不了。

  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家族为传统的社会,这家族之人,无论是从商还是仕官,均要以家族利益为重,即便你在朝中有着超人一等的权威,只要族中还有长辈,还有族长,假使你不是族长的话,这些人都可以对你进行裁决,命令你做什么事情。

  而且即便比你低的人,他们也可以对你进行建议,倘若族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你不采纳,那就不把族中之人放在眼里,这虽不是什么大罪,却一样会招致族中之人大多数人的反对和不信任,你在族中也就没了地位,不管你在朝中有多少地位。

  这就是家族的残酷,即便他让你犯法,只要合乎孝义,合乎族规,你就要去做,而且要服从,在这个人论社会里,宗法大于国法,一切都以宗族势力为重。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更能明白这钱万有有多难得,竟然能把这么多人也给说服,不得不佩服呀。毕竟人多嘴杂,这嘴一杂,各种交织在一起,说什么的都有,而你却得力排众议,提出一个自己的主张,这个主张,还会让大多数都同意,想想便知道这有多难,多不容易了。

  如果说达成这一条,而另一条,简直让柳逸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就是,大隋朝立朝虽有十年有余,不过,边关却也不算宁静,特别是突厥,那是屡屡犯边,那为了边关的百姓,朝廷便把军队长年驻扎在大隋朝的四周,保护大隋的万世太平。

  而这些驻扎的都是人和马,不管是人也好,马也好,都是要吃东西的,像边关土地不错的,兴许还能一边在屯兵,一边屯田,这个屯国制度从三国末期便已经大面积展开,当然也不是什么主要手段,军粮还是得从中原运来。

  一样的,虽然这路上倒也安全,和平时期都是安全的,除非是战乱的时期,有些不开眼的土匪敢动朝廷的运粮队伍。但即便这样,从中原地区运送粮食去往边关,一路上基本又是走陆路,人吃马嚼的,往往运十担粮,在路上也会吃上七担八担,能剩下个两担三担的,那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事情了。

  所以运粮对于朝廷来说,那是一件很亏本的事情,可是这个事情,你又不能不做。这当兵吃粮,当兵吃粮,若是粮都没有,哪个给你当兵戍边?所以即便心里再不乐意,却也得这么做,不这么做还是不行的。

  更何况,边关还有不少百姓呢,虽说有些粮商过去,可都是小打小闹,仅仅也就给老百姓勉强维持个温保罢了,至于边关将士想买的话,绝对办不到。毕竟这些边关的粮商,想从中原运粮过去,遇到的困难那是极多极多的。

  土匪便是其中一样,这些土匪,官粮是不敢抢的,但是你们商人运送的粮食却是可以抢的。为了安全起见,这粮食都是分几路运的,只要其中有一路成功了,这笔买卖就是没有亏,还有赚头。

  所以,钱万有提出的第二点,那就是钱万有负责把粮运到边关,当然这个粮也不是免费运送的,而是中原多少钱,边关平价出售。

  那这么做,这钱家不就是白痴了吗?听说过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这赔本的买卖什么时候也开始有人做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他们也有条件的,一则开放钱家买盐的权利,给钱家足够的盐引,这个税,钱家一分不少,若是有短缺,钱家甘愿受罚。

  说到这,钱家还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也是希望柳逸去提的,前提是,隋文帝对柳逸之前提的这些都没有意见,便可以提,若是意见比较大,那就算了,毕竟这最后面的一个条件,其实也是很难完成的。

  那就是出关经商,其实大隋朝对于出关经商这个事情,除了有些物品不能出关外,其他很多东西,只要你愿意,都是可以出关售卖的,反正出关也好,进关也罢,都要向朝廷纳税的,而且这税还是很重的。

  其实明朝亡就亡在这一点上,商人明明有钱,可是却想着商人是贱业,从商之人就没有一个好人,他们赚来的钱都是不干净的,向他们收税,收到钱都会污染了朝廷的库银。只有那些农人们是可爱的,他们的钱才是干净的,所以这税赋都向老百姓收取。

  这是老朱的想法,确实在开国之初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毕竟那时候,土地兼并没那么严重,人口又少,几乎人人都有田耕,这朝廷的官员也好,达官贵人也罢,人数都不多,光凭这些完全可以支撑起来。

  结果到了后面,虽然一直开荒,可是这田地变得越来越少,土地的兼并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百姓把田主动送给士人,求一个不出赋税的条件,当然向士纳租是肯定要的,但却比给朝廷的少。

  结果造成自由民越来越少,税赋越来越多,然后恶性循环就开始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田,包括自己都送给了那些士人,这样不但税赋没了,连徭役都省了,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朝廷会如何,谁去管这个?

  那后世的大臣和皇上有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肯定想到了,可是到那个时候,这为官之人,大多数要么自己从商,要么家人、家族从商,想伸手从他们的袋子里拿钱出来,简直不可能。

  是以,这群人便向朝廷建言,祖宗之法不可改,当循祖宗之法,敢提出向商人收税的人,那就是对太祖不敬,包藏祸心,其心可诛,这帽子一扣下来,谁还能说什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ecc6.com。E小说手机版:https://m.ecc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